班干部培养汉奸
 更新时间:2024-04-16 19:56:45

基本解释

  班干部就是培养汉奸。

  最近,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一条微博引发热议,微博称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并列举三个特点:为强权效力、告密、奴役同胞。微博还称,发达国家小学没有该制度,建议取消,让孩子平等成长。(12月13日《广州日报》)

  将小学班干部制度称作是在培养“汉奸”,这样的过激言辞即使是出自一向语出惊人的郑渊洁之口,还是难逃炒作嫌疑。然而就这个事件来说,郑渊洁怎么说相对次要,关键在于他所指出的问题确实是有现实根源的。

  近年中国学校的班干部制度已经引起不少争论,小学“五道杠”等现象的曝光让人感叹成人官场中的污浊之气已经悄然蔓延至纯洁的小学校园,而小学生又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样的状况确实堪忧。

  尽管如此,将矛头直指小学班干部制度本身,却并没有道出问题的根本所在,更不足以改变孩子们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的现状,治标而不治本。毕竟,老师委任班干部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优秀的学生,激励后进生,同时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学生沟通、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班干部制度如今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有些偏离了原本建立的初衷,但这不是孩子们的错,更不是小学教育制度的错,而是成人未能给孩子们树立正面榜样所致。如果说取消班干部制度是为了避免孩子受到“官僚”习气的侵害,那么无论是郑渊洁还是持有相同观点的人都高估了班干部制度,同时也是为带头耍“官威”的家长推脱责任。

  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和孩子说话时要蹲下以示平等,吃饭不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随意横加训斥,这种平等的价值观到了学校中则体现为孩子们相互尊重,不分“干部”和“平民”,从而将民主和平等思想从小就传授给孩子们。

  而中国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孩子们从小受到家长们的严格监视和控制,家长的威信使得孩子们逐渐依赖于在威信的督促下行事,到了学校,老师不可能像家长们一样一直监视着每一个孩子,班干部的设置一方面是“威信”的补充,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榜样激励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下,一方面孩子们得到了监督,另一方面担任班干部的同学得到了个人能力上的锻炼。

  取消班干部制度固然有好处,但前提是我们的社会大背景需要改变,我们需要确保取消班干部真的能够避免官僚之气对孩子们的影响,确保在“威信”缺失的前提下,在中国家长的教育方式没有转变的情况下,孩子们到了学校能够自尊自律,平等对待他人。若不能确保,那么就是说干班制度无力培养“汉奸”,也不应立即取消。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