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庄
 更新时间:2024-04-19 18:31:24

基本解释

  “锅庄”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锅庄 - 简介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锅庄舞姿矫健,动作挺拔,既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舞姿顺达自然,优美飘逸,不但体现了西藏藏族人民纯朴善良、勤劳勇敢、热情奔放、骤悍的民族性格,而且有一定的力度和奔跑跳跃变化动作,动作幅度大,具有明显的体育舞蹈训练价值和锻炼价值。不论从表演者的装饰上,动作节奏上,还是从表演时的舞姿变化上,都能体现出西藏民间体育的风格。

  锅庄 - 分类

  锅庄可分为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等几种,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也有将之区分成“群众锅庄”和“喇嘛锅庄”、城镇锅庄和农牧区锅庄的。

  锅庄舞的舞步分为“郭卓”(走舞)和“枯卓”(转舞)两大类:“郭卓”的步伐是单相的朝左起步,左右两脚共举七步为一节,这样轮回起动,由慢转快,步数不变,舞步比较简单,参跳人易学,故人数甚众;“枯卓”的舞姿多样,种类较多,常跳的有二步半舞、六步舞、八步舞、六步舞加拍、八步舞加拍、猴子舞等。

  人们这样赞誉锅庄舞内容之丰富,“天上有多少颗星,卓就有多少调;山上有多少棵树,卓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有多少毛,卓就有多少舞姿”。

  锅庄 - 起源

  关于锅庄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西藏拉萨修建大昭寺竣工时,格萨尔王命令所有的观众围着寺庙欢歌,延续下来成为一种圆圈舞。另一种说法是藏族的房子中间设灶房和置三脚架,围起来跳,“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的一种舞。

  传说

  锅庄的起源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远古的时候,人们不知道什么是舞蹈,更不知道用舞蹈来解除疲劳,他们整天就知道劳动,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欢乐。在一个叫达折多的地方,有一个富裕的土司,他有两个聪明的奴隶,一个叫弦子,一个叫锅庄。有一天,他俩结伴外出,也不知走了多少路,忽然发现一片美丽的湖泊,弦子十分高兴,随着水波的荡漾跳起舞来。忽然,雷声大作,山雨欲来,锅庄随着翻滚的乌云也手舞足蹈,仿佛要把心中的愤怒一起倾泻出来。从此以后,每当疲劳难耐、心中烦闷时,他们俩就会用舞蹈来摆脱烦恼。不久,这事被土司知道了,他命令弦子和锅庄把摆脱烦恼的方法画下来,之后把他们杀了。但是,用舞蹈摆脱烦恼的方法已经在各地传开,人们为了纪念弦子和锅庄,就把弦子跳的舞叫做“弦子舞”,把锅庄跳的舞叫做“锅庄舞”。

  记载

  据史料记载和藏学专家推论,锅庄的起源可上溯至公元七世纪之前,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时期的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清史稿·乐志》音译为“郭庄”。近代有称“歌庄”。唯《卫藏通志》说它是围着支锅石桩而舞的意思。《西藏舞蹈概说》载:以前的康定一带,有一种商业组织叫锅庄,这类商行收购土产,代办转运设有客栈,沿途过往的藏族商贾常携骤宿帮居其中。晚上,他们往往在院内旷地垒石支锅熬茶抓糟袍,茶余饭后不时围着火塘歌唱跳舞,以驱一天的劳累与疲乏,保持旺盛的精力,以适应恶劣环境。

  锅庄 - 风格特点

  锅庄舞形式多样,反映劳动生活的叫“羊毛锅庄”;反映婚庆的叫“吉庆锅庄”;表现生活情趣的有“兔子锅庄”(杂以模拟兔子跳的动作)、“醉酒锅庄”(有模仿醉汉神态,显示身体灵巧的嬉戏动作)。

  男性着肥大筒裤有如雄鹰粗壮的毛腿,女子脱开右臂袍袖披于身后飘逸洒脱。男女各站一边拉手成圈分班唱和,通常由男性带头启唱,歌声嗦亮穿透力强,舞群和着歌曲作“甩手颤踏步”沿圈走动,当唱词告一段落后,众人一齐“哑”的一声呼叫,顿时加快速度,撒开双臂侧身拧腰大搓步跳起,挥舞双袖载歌载舞,奔跑跳跃变化动作,尤以男性动作幅度较大,伸展双臂有如雄鹰盘旋奋飞。

  女性动作幅度较小,点步转圈有如凤凰摇翅飞舞,具有体育运动的健美、明快、活泼等特点。

  锅庄 - 地域形式

  西藏地区

  后藏、昌都、阿里西部地区从藏族民间舞和古典舞分布的现状来看,有顿足为节,连臂踏歌,热烈欢腾的农村“果谐”(圆圈歌舞)。有踏步为节,颤、弹、踢、点变化的“堆谐”(俗称踢踏舞)。“果谐”属于农区古老的歌舞形式,可在野外、村头或室内进行,人数不限,男女老幼皆可参加。

  青海地区

  主要流传于玉树州,舞蹈种类繁多,主要有“卓”、“依”、“热巴”、“热依”、“锅哇”等。“卓”分“求卓”和“果卓”两种。前者是在举行宗教仪式或迎送贵宾的场合表演的 ,动作庄重雄浑,音乐沉稳典雅。后者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圆圈舞,气氛热烈,节奏多变, 常常同时有几十人、上百人一起表演。每个舞蹈基本上是从慢到快渐进发展,慢时如鸿毛落地, 无声无息,舞姿持重平稳,舒展大方;快时则威风烈烈,气势澎湃,动作粗犷奔放,雄健慓悍,直至发展到极度狂热而结束。“果卓”的内容主要是赞美家乡,祝愿丰收,歌颂生活,深为当地群众喜爱。“依”也是玉树地区流传最广,最受群众喜爱的舞蹈之一。“依”,西藏称“谐”,康巴称“弦子”,为流行极广的民间舞蹈。舞蹈中,轻踏、甩舞长袖、扭胯、转动腰胸等为其特点。青海境内的为“安多依”,流行于环湖及河湟地区,其动作特点是幅度小,节奏柔和,歌舞结合,以舞传情,以歌达意,模仿劳动动作,唱词内容多为赞美劳动、歌唱草原、牛羊。

  云南地区

  弦子和卓是云南藏区流传较广的两种舞蹈。民间有“巴塘弦子,中甸锅庄”的说法,意思是巴塘的弦子丰富多采,中甸的“锅庄”最有特色。弦子舞和“锅庄”舞都是自娱性舞蹈,有数十套模拟猴子、兔子、孔雀等动物及表现劳动生产过程的舞蹈。“锅庄”舞在过去,无乐器伴奏,以弯腰搭肩、踏跺为其动作特征,以中甸“锅庄”最为有名。跳勒巴,即热巴舞。藏名勒巴羌,纳西、傈僳族称勒巴蹬、勒巴得。主要流传在巨甸、奔子栏、弗山等藏区。

  四川地区

  马尔康县原生态的“嘉绒锅庄”与“西藏踢踏”、“巴塘弦子”并列为我国藏区三大舞种。以金沙江畔大平原上今四川甘孜地区巴塘的“谐”最为有名,人称 “巴塘弦子”。嘉绒“锅庄”主要分农区的“锅庄”叫“达尔嘎”,牧民的“锅庄”叫“俄卓”。嘉绒“锅庄”因地域和语言差别,形成革什扎、巴底、二十四村、小金区四大流派,主要有纳顶的兔子“锅庄”、孔雀“锅庄”,三岔沟的豹子“锅庄”、打靶“锅庄”,巴底的鹿子“锅庄”等。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